幸福職場

政策或承諾

健全的勞動力與國家發展息息相關,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良窳影響勞工作業安全與健康及勞動力的供給,也是企業永續經營的要因之一,因此世界各國對於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要求漸趨嚴格,中鋼落實良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希冀攜手同仁及協力人員,共同維護安全工作環境。
中鋼制定環安衛政策如下:

環安衛政策
  • 生命關懷
    尊重生命、積極推動環境保護及安衛管理,預防傷病與促進健康。
  • 風險管理
    落實風險評估與環境考量,全面強化風險控制與污染預防,消彌潛在危害。
  • 訓練溝通
    教育員工環安衛理念,建立主動積極文化,加強員工、承攬商參與及利害相關者溝通,建立和諧社區關係。
  • 恪遵法規
    積極落實法規鑑別及執行,強化預防矯正功能,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 持續改善
    推動零災害、綠能與節能減碳及降低排放,提昇環安衛績效,致力永續經營。

管理方針

中鋼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以職安衛管理系統為主(ISO 45001& CNS 45001),藉由PDCA循環持續改善,並定期於公司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及環安衛管理審查會議檢討各單位績效指標,提升同仁工作上及環境上的安全、促進健康照護。
中鋼安衛績效指標分為主動式(虛驚事故、安全衛生類提案)及被動式(事故經驗、主管機關懲處、稽核結果)兩種,除遵守職安法規之要求外,並透過增加同仁一般健檢頻率及檢測項目,要求每位同仁接受工安體感訓練⋯等落實優於法規的措施,提升同仁工作安全、促進健康照護。

安全衛生管理系統

為提升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中鋼於89年導入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91年通過OHSAS 18001驗證,並於97年通過勞委會TOSHMS(臺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100年公告為國家標準CNS 15506驗證。「安全衛生管理系統」適用對象為中鋼廠區工作場所範圍內之全體從業人員,協力廠商員工之相關規定另以承攬契約及附件規定之。為符合新版 ISO 45001:2018/TOSHMS(CNS 45001:2018)管理系統標準,修訂既有安全衛生管理規定,並於109年6月份通過由BSI英國標準協會所進行之轉版驗證。

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

為有效研商解決實務問題,中鋼設置有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主任委員由總經理兼任,副主任委員由執行副總經理兼任,企業工會派有15名工會代表委員(占全體委員人數34%);每2個月開會1次討論安衛議題及安衛管理績效,並將年度安衛管理績效提報於股東年報供社會大眾檢驗。

責任及申訴機制

各廠處每月召開「廠處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與各廠處所配合協力公司進行意見溝通及公司政策宣導;相關意見如屬公司制度面之問題,可由各廠處於每季召開之「安全衛生處與廠處安衛規劃工程師溝通會議」中提出討論。

職安衛年度目標

項目 111年 112年 113年
管制值 實績 管制值 實績 管制值 實績
員工失能傷害頻率 ≦0.18 0.05 ≦0.18 0.1 ≦0.18 0.1
員工通勤交通失能件數註1 ≦9 13 ≦9 22 ≦9 30
協力失能傷害頻率 ≦0.3 0.20 ≦0.3 0.05 ≦0.3 0.37
零重大職災 零重大職災 達成 零重大職災 達成 零重大職災 未達成註2
  1. 職安署 9/13 公告(勞職綜 2 字第 1131200914 號)「上下班通勤事故」非屬職業安全衛生法第 2 條定義之職業災害,無須再向職安署申報 (113.08 起),未來將不列入年度安全目標管制值,交通安全宣導及教育訓練仍持續辦理。
  2. 113年11月29日及113年12月28日發生協力死亡事故。

行動方案

安全文化

工安管理的目標是將安全意識及知識深植每位工作者心中,形成所謂的「工安文化」。中鋼藉由提案制度及自主管理活動,激發同仁對作業場所之硬體面進行改善;現場「安全工作程序」則是由實際作業人員及協力夥伴共同討論完成後制訂並共同遵守,如此一來使每位工作者皆能參與工作安全相關議題。且中鋼提供「無失能傷害獎勵」,若公司整體累積維持無失能傷害500萬工時起,將予以公司員工獎勵,且該獎金隨著無失能傷害工作時數增加而累加而持續發放,進一步鼓勵所有同仁重視工作安全。112年累積無失能傷害工時達2,534萬工時(111.03~112.06),突破歷年累積最高的2,331萬,由工會提案修訂獎勵規則,新增破紀錄相關獎項,鼓勵同仁對於工作安全的努力。
中鋼安全文化構成共分為三個層面,包括了政策面、管理面及個人面:

政策面

安全政策聲明、管理組織、資源提供。

管理面

以責任歸屬、安全實務的控制、證照資格和訓練、獎勵和懲罰、稽查、改善回覆、推動安全關懷計畫,建構出公司體制架構。

個人面

改變員工之安全觀念,利用教育訓練、員工參與、安全關懷、健康關懷及雙向溝通等,改善個人安全文化。

教育訓練與宣導

中鋼藉由安全衛生訓練管理系統的電腦化管理所有員工個人教育訓練紀錄,並積極推動「安全工作程序制修訂基層化」活動,以期有效控制風險以降低職災發生機率。
另中鋼於98年成立工安體感訓練教室,藉由設計類似現場環境及設備情境,讓理論與實務結合,達到完整工安訓練之目的,於113年共計366位新進員工受訓。亦協助集團子公司、政府單位或外單位辦理相關訓練或參訪,以強化工安意識及善盡企業社會責任,113年度協助集團子公司辦理35班次,受訓人數共492人。此外,中鋼公司附設職業訓練中心(工安體感訓練中心)於111年9月通過由勞動部發展署針對職業訓練機構之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TTSQ)二年一次評核,取得銀牌成績,以茲定期檢視並持續改善訓練品質。

參訓人員 工安訓練班別 111年度 112年度 113年度
班次 受訓人員 班次 受訓人員 班次 受訓人員
同仁及協力人員 輻射防護人員、輻射工作人員及鋼鐵建材輻射偵檢人員在職訓練 5班 450人 5班 447人 5班 447人
交通安全教育訓練 8班 84人 22班 245人 22班 245人
防爆電氣安全管理實務基礎訓練 1班 43人 1班 42人 1班 42人
TS認證制度簡介及防爆安全管理教育訓練 -- -- -- -- -- --
製程安全管理基礎訓練 1班 42人 -- -- -- --
職場不法侵害預防與溝通技巧訓練 -- -- 5班 324人 5班 324人
呼吸防護具、安全帶應用訓練 -- -- 1班 60人 1班 60人
局限空間作業危害預防教育訓練 -- -- -- -- 1班 30人
工安及消防產品說明會 -- -- -- -- 1班 33人
同仁 工安體感訓練 3種課程 41梯次 460人 3種課程 61梯次 678人 3種課程 61梯次 678人
安全衛生證照在職訓練 15種課程 67梯次 2106人 11種課程 74梯次 2706人 11種課程 74梯次 2706人
消防安全訓練 -- -- -- -- 6班 192人
監火員訓練 -- -- -- -- 4班 127人
協力人員 協力廠商換證回訓 106班 3,139人 83班 4,150人 65班 2,475人
協力廠商換證體感訓練 0班 0人 1班 6人 -- --
協力廠商高危害作業監督管理人員訓練 13班 250人 15班 313人 9班 229人
協力廠商高危害作業監督管理人員在職訓練 -- -- 15班 454人 12班 378人
動火作業監火人員 -- -- -- -- 19班 459人
機車防禦駕駛體感訓練 -- -- -- -- 8班 75人
  1. 本課程108年7月開辦,自108年12月起,由現場各單位自由報名改為依統計需求人數後分配報名,且上課人員須通過課程測驗及格後才具監督管理人員資格,及格率約為75%,故開課次數大幅提升。
  2. 所有課程之統計範疇為中鋼全體。
異常狀況管控與預防

安全觀察與稽查

要求現場各級主管經常性至現場巡視,除依「決定、停止、觀察、行動、報告」五步驟,檢視員工及協力廠人員之行為與作業環境,並即時予以鼓勵與糾正。若發現同仁或協力人員違反安全工作程序、或有不安全行為或不安全狀況時,立即溝通及糾正。113年度主管安全觀察與稽查(含巡視)共計82,137次。

虛驚事件

由發生單位人員或協力廠商於中鋼資訊服務網(EIP)之「虛驚事件報告登錄」輸入發生狀況,陳二級主管核可後送安全衛生處確認存檔宣導或於EIP公佈。113年共提報1,807件虛驚事件(類別統計:墬落/跌倒689件、碰撞286件、物體飛落190件、通勤類176件、其他類466件),提報後進行潛在危害檢討改善,以防止傷害事故發生。

職業病預防

傳統產業生產過程中難免產生高溫、噪音及粉塵等健康危害,透過「勞工作業環境監測」及「特殊健康檢查」來控管作業環境之危害及人員健康情形,若發現異常案例將協同職業醫學科醫師臨場訪視。此外,透過危害教育訓練、衛生防護具配戴及稽查等,大幅降低人員暴露於健康危害之風險,使職業病發生之機率降至最低,近年來沒有職業病之案例發生。
註:職業病認定由勞工局或職安署認定。

作業環境監測

依「勞工作業環境監測實施辦法」,中鋼定期實施作業環境監測,並研判測定結果是否合乎法令規定,若有異常者,則立即予以改善矯正,以保障人員身體健康。113年度之作業環境監測共計完成3,192個監測點(含區域及人員),皆按計畫執行檢測,檢測項目合計有噪音、綜合溫度熱指數、二氧化碳、化學物質及粉塵等5項,檢測結果均符合。

執行成效

113年無發生員工死亡事件,統計全職人員工作中失能事故2件、輕傷事故7件、就診醫療事故10件,及協力廠商死亡事故2件、協力廠商失能事故5件、輕傷事故7件、就診醫療事故11件,另亦計算員工通勤交通事故,113年通勤交通輕傷事故27件及失能事故30件,上述事故皆完成檢討與改善。事故發生單位進行事故調查,找出原因後改善,平時特別加強體感教育訓練、主管走動式管理、工安診斷、以基層同仁或搭配工會小組長之由下往上工安活動、虛驚事件提報管理、5S註5提升自主管理改善運動及自護、互護與監護之行為關懷,以達到持續改善之效果。

年度 類別 工作時數 死亡人數 失能件數 輕傷件數 就診醫療件數 死亡率註1 LTIFR註2 失能傷害頻率註3 TRIFR註4
111 員工 20,976,151 0 1 10 10 0 0.05 0.05 1.00
協力廠商 19,519,409 0 4 9 12 0 0.20 0.20 1.28
總計 40,495,560 0 5 19 22 0 0.12 0.12 1.14
112 員工 20,623,939 0 2 2 4 0 0.10 0.10 0.39
協力廠商 18,503,079 0 1 13 10 0 0.05 0.05 1.30
總計 39,618,803 2 7 14 21 0.10 0.36 0.47 2.24
113 員工 20,527,975 0 2 7 10 0 0.10 0.10 0.93
協力廠商 19,090,828 2 5 7 11 0.10 0.26 0.37 1.31
總計 39,127,018 0 3 15 14 0 0.08 0.08 0.82
  1. 死亡率,為每一百萬工時中發生死亡的人數,其公式為:職業傷害所造成的死亡人數x1,000,000÷工作時數。
  2. 以損失工時傷害頻率(Lost Time Injury Frequency Rate, LTIFR)表示嚴重職業傷害率,為每一百萬工時內發生的誤工工傷(失能傷害)數,其公式為:誤工工傷(失能傷害)數x1,000,000÷工作時數。
  3. 失能傷害頻率(Disabling Frequency Rate,簡稱F.R.),為每一百萬工時中發生失能(包含死亡)的次數,其公式為:(失能件數+死亡人數)x1,000,000÷工作時數。
  4. 可記錄工傷頻率(Total Recordable Injury Frequency Rate, TRIFR):為每一百萬工時內發生的可記錄之職業傷害數,包含死亡人數、失能傷害件數、輕傷件數及就診醫療件數,其公式為:可記錄之職業傷害數x1,000,000÷工作時數。
  5. 5S即日文中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潔(Seiketsu)、清掃(Seisō)、教養(Shitsuke)的拼音字首。

職業傷害類別統計

失能傷害(排除死亡)
年度 分類 墜落/跌倒 夾傷 捲入 灼燙傷 割、擦傷 碰撞 交通事故 物體飛落 其他
113年 員工 0 0 0 0 1 1 0 0 0
協力人員 1 2 0 1 0 0 1 0 0
輕傷
年度 分類 墜落/跌倒 夾傷 捲入 割、擦傷 不當動作 灼燙傷 碰撞 交通事故 物體飛落 其他
113年 員工 0 1 0 1 0 1 4 0 0 0
協力人員 1 2 0 3 0 0 0 1 0 0
就診醫療
年度 分類 墜落/跌倒 夾傷 捲入 感電 割、擦傷 不當動作 灼燙傷 碰撞 交通事故 物體飛落 吸入 其他
113年 員工 1 2 0 0 4 0 3 0 0 0 0 0
協力人員 1 1 0 0 2 0 1 0 5 0 0 1
主管機關稽查

在職安衛管理系統中,要求企業須承諾符合法規並鑑別相關的法令規章。中鋼利用法遵系統,將相關的安衛法規資訊,傳送給各權責單位實施法規鑑別,以找出應遵循的法規及場所,並及早因應配合。113年勞檢處共實施22次臨廠檢查,例行檢查結果計有一項缺失,內容為對2號高爐出鐵間粒化設備等處置大量高熱物之作業場所,未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183條規定,為防止該高溫物之飛散、溢出等引起之灼傷或其他危害,應採取適當之防範措施,後續中鋼皆已依建議改善完成。

111年 112年 113年
告發單位 高市勞檢處 高市勞檢處
處分項數/總金額 共3項/36萬 共1項/10萬
  1. 113年度遭高雄市勞動檢查處分計10萬元,因勞檢處蒞廠檢查發現公司違反「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183條規定暨「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第1項第3款規定,處新台幣10萬元罰鍰。
緊急應變

為提升對意外事故之緊急應變能力,避免造成人員傷害及降低財物損失、環境衝擊,定期進行緊急應變演練,以強化人員防災能力並熟悉應變流程。113年共辦理6場公司級緊急應變演練。

項目 單位 標準編號 緊急應變計畫名稱 預定演練日期
日期
1 W252 EG-W250-001 煤化學製程焦爐氣儲槽洩漏緊急應變計畫 03/22
2 W511 EG-W510-003 中鋼公用設施失效時之緊急應變計畫 08/02
3 W322 EG-W320-001 煉鋼製程(一場)轉爐氣洩漏緊急應變計畫 10/30
4 W322 EG-W370-001 煉鋼製程(二場)轉爐氣洩漏緊急應變計畫 11/01
5 W222 EG-W220-001 燒結製程液氨儲槽洩漏緊急應變計畫 12/13
6 W242 EG-W231-001 高爐有毒氣體外洩緊急應變計畫 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