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

運輸

本公司AEO供應鏈相關之商業夥伴,包含製造業、進出口業、報關業、海運業者、承攬業者或船務代理業、倉儲業者及公路運輸業等七大類,共49家。其遴選標準為須具有AEO認證並確認其有效性(共15家)、或者未有AEO認證之商業夥伴(共34家),需簽署「供應鏈安全聲明書」,並考量其財務健全及信用良好、及是否具備遵守契約相關之安全規定、察覺風險及改正缺失之能力等。2023年共稽查4家商業夥伴,均符合規定。

為使環境永續發展,在運輸方面,中鋼致力於預防意外及緊急事件對環境之衝擊,以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中鋼在嚴格控制運輸供應商風險的同時,不僅要求運輸供應商參與並獲得ISO 45001認證,還須強化運輸過程中的事故風險管理,將職業事故風險降至最低。

海運

海運方面,CSC進口原料或出口產品大多委由中鋼運通股份有限公司(CSE)洽租船舶或以自有船承運。CSE為AEO優質企業認證之公司,符合CSC對於供應鏈之安全管理要求。CSE已建立Planned Maintenance System(PMS),落實船舶保養維護,維持良好船況以穩定進口原料運輸。

中運自有船舶多具有環境控管相關證書,該公司新造之船舶特別著重節能環保設計,航行中多採用經濟航速航行,以大幅減少耗油量及碳排放量。CSE依照國際海事組織(IMO)規定,自2020年起,要求旗下所有自有及租賃船舶全航次改用低硫燃油,以符合環保法規。此外,CSE要求所屬自有船舶須進行廢油回收作業,待船舶靠港時送至中鋼煉焦製程回收,以減少額外柴油消耗及避免造成空氣污染。

陸運

陸運方面,中鋼為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及改善空污,自88年起即規定載運成品之車輛車齡,現行規定車齡不得逾15年;106年1月起規定車行新加入之車輛均須符合四期以上環保標準,並逐年淘汰現有老舊車輛。108年10月起所有出貨車輛均已完全符合環保第四或五期排放標準。至於花蓮石礦內陸運輸則採鐵路運輸,以減少公路運輸所造成的污染。

中鋼內銷物流邏輯規劃,乃將客戶依送貨地點拆分為台灣北部、台灣中部及台灣南部等三個區域個別派車,而同區域內之不同客戶提單可合併運送,以減少往返之拖車車流、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及改善空污。另為提高運輸效率及降低運輸成本,當車輛完成台灣中部、台灣北部送貨任務,回程經過中龍公司時,協助將中龍公司台灣南部的客戶提單或集團公司所需之半成品運回台灣南部,以減少空車回中鋼之車流。

為了提升行車安全意識,中鋼自109年1月起規定司機於報到前需填報安全衛生自主管理系統APP方可進行報到作業,藉以督促司機上工前自主身心檢查並確實瞭解作業危害告知事項,提高道路安全及用路人保障。

合規性查核

  • 112年供應商現場稽核發現違規次數18件,均立即約談改善。
  • 111年起為加重供應商社會責任,將供應商在外違規行為納入考核項目,期供應商共同成長負起社會責任,112年無發現不符合事項。
  • 112年對既有供應商所有1,616輛車輛進行環境衝擊評估,無不符合環保標準者,且全部出貨車輛符合環保第四、五期排放標準。
  • 針對128家既有供應商進行社會衝擊評估,112年無不符合之工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