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及廢棄物管理

廢棄物資源化

政策或承諾

中鋼於規劃生產製程前,會進行製程可行性研究、副產物應用、廢棄物資源化設計,將對自然環境可能之影響性,納入相關評估並完成風險鑑別。為降低營運過程對環境造成之負荷,本公司依循鋼鐵生命週期之概念,致力開發各種資源化應用技術,循環再利用製程廢棄物,同時整合臨海工業區內外資源化鏈結,協助將可用資源納入生產規劃,除將事業副產物、廢棄物於廠內妥善資源化應用,降低委外處理風險外,亦降低生產成本,達成循環經濟效益。


管理目標

中鋼廢棄物管理設有短、中、長期三階段之目標;為持續達成目標,中鋼制定管理計畫,透過自主管理、第三方查證、研究開發、集團培訓等措施,持續推動各項廢棄物及副產物資源化應用拓展。

2023年目標 目標達成情況 短期(2023年) 中期(2025年) 長期(2030/2032年)
廢棄物
管理目標
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比例達90%以上,廢棄物零固化掩埋。
(參考2023年廢棄物總量517,164.16噸,被焚化總量應低於517,16.4噸以下。)
  • 1. 2023年中鋼廢棄物總量為517,164.16噸,資源化量490,640.4噸(94.9%),焚化量26,523.8噸(5.1%)
  • 2. 達成廢棄物零固化掩埋。
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比例達90%以上,廢棄物零固化掩埋。 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比例達92%以上,廢棄物零固化掩埋。 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比例達94%以上,廢棄物零固化掩埋。

執行成效

中鋼在廢棄物減量、廠內回收、廠外資源化上成效優異,經過多年的努力及與學界、其他業界密切合作,自90年7月即已首次達到「零固化掩埋」里程碑。透過上述管理政策112年度中鋼產出之廢棄物處理量共517,164.16公噸,每公噸鋼胚廢棄物產量為66.6公斤,整體資源化率94.9%,廢棄物經資源化加工,由中鋼公司廠內回收比例為95.5%,降低對環境負荷。

廢棄物資源化統計表

(單位:公噸)

項目 2020 2021 2022 2023
一般事業廢棄物資源化量 廠內 479,235.51 462,602.13 519,439.41 468,358.86
廠外 76,905.12 76,341.82 10,892.89 22,248.01
有害事業廢棄物資源化量 廠內 41.76 46.30 43.65 33.5
廠外 0 0 14.69 0
廢棄物資源化總量 556,182.4 538,990.25 530,390.64 490,640.37
副產物資源化總量 4,160,423.8 5,146,700.58 4,847,326.42 4,953,363.05
總資源化總量 4,716,606.2 5,685,690.83 5,377,717.06 5,444,003.42

廢棄物直接處理量統計表

(單位:公噸)

一般事業廢棄物 2020 2021 2022 2023
廠內 廠外 廠內 廠外 廠內 廠外 廠內 廠外
焚化(含能源回收) 26,944.4 1,342.4 27,711 1,225.7 28,310.4 1,105.7 26,221.9 301.9
直接處置廢棄物總量 28,286.8 28,936.8 29,416.1 26,523.8
副產物資源化管理

產業生態網

中鋼製程所產製出的副產品包括高爐石、轉爐石、氧化鐵粉、脫硫石、礦泥拌合料等。除了水淬高爐石外售給國內業者外,其餘都經過關係企業資源化加工後供應化學、營建、土木、電機及民生等產業使用,使資源得以有效再利用,擴大了在高雄臨海工業區及區外的產業生態網路。提升資源再利用率之同時,亦減輕清運機具長途載運之環境負荷,達到減碳效益,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執行成效

112年以中鋼為核心的產業生態網共27家企業,以過去所建立的廠內外資源化鏈結為基礎,未來將全力配合政府持續推動「工業區能資源整合推動計畫」,擴大與臨海工業區廠商產出廢棄物之再利用鏈結作業,建構工業區內產業間資源共享與資源循環利用網絡,改善工業區內產業經營條件並提升其競爭力及與國際永續發展趨勢接軌。112年共產出製程副產品444.9萬公噸(濕基)。

中鋼資源循環產業生態網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