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風險與因應策略
鑒於全球經濟、社會與環境變化迅速,相關衍生之風險議題多元且複雜,本公司建置新興風險管理制度,透過辨識、評估與因應、監督機制,以及時回應並管理潛在威脅。經蒐集內外部相關新興風險資訊,共辨識出6項新興風險議題及其潛在衝擊,由經理階層評估各議題衝擊程度。調查結果顯示,公司應優先關注的前3項新興風險分別因關稅政策及出口限制保護主義導致需求減緩或消失、企業勞動結構惡化、溫室氣體排放限制或排放成本上升等新興風險,並已擬具相關減緩措施。
新興風險一 |
風險名稱 |
因關稅政策及出口限制保護主義導致需求減緩或消失 |
風險描述 |
隨著美中戰略對抗升溫、俄烏戰爭延宕,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美國總統川普以「讓美國再次偉大」為核心政策,主導實施高關稅政策,重塑全球供應鏈與製造布局。其中為保護其鋼鐵產業,主導訂定鋼鋁關稅,使鋼鐵業首當其衝,除面臨關稅壁壘使出口需求萎縮與轉單風險,加上區域性在地化趨勢,影響生產布局與帶來營運不確定性。
|
潛在衝擊 |
關稅政策不僅可能影響我們直接出口訂單,也會對下游客戶的間接出口產生不利影響,進而減少中鋼集團的出口訂單。假設出口訂單下降5%至10%,以中鋼集團2024年約538萬噸的出口量計算,公司可能損失約26.8萬至53.7萬噸的訂單。
|
減緩措施 |
內銷策略:
- 提出各類內銷專案應對,維持下游面對地緣政治影響之競爭力。
- 透過服務提升與專案配套,緊抓高階產品客戶需求以優化訂單結構。
外銷策略:
- 加大開拓車廠客戶,分散市場風險。
- 掌握國際地緣政治風險變化,持續轉移高風險地區之訂單至其他地區。
- 善用海外據點的地緣與貿易優勢作為母廠供料的替代方案。
- 持續開發新興市場的供料機會,藉此尋求穩定船運,以降低海運費用。
|
新興風險二 |
風險名稱 |
企業勞動結構惡化 |
風險描述 |
隨著新興產業之發展,傳統產業對年輕勞動力的吸引力減弱,因此面臨勞動力老齡化,將可能導致生產效率下降、影響產品品質和交付時間、增加工傷事故的風險,且勞動結構單一缺乏多元化還可能導致企業在技術創新和競爭力提升方面面臨挑戰,影響長期發展。
|
潛在衝擊 |
招募成效不彰導致人才短缺,影響業務運作的穩定性與增長潛力;新人若難以留任,將加劇接班傳承的挑戰,使公司面臨人才流失與知識管理的困難。
|
減緩措施 |
- 執行多元招募管道和校園徵才廣宣,以提高年輕人才對鋼鐵業的認識與就業意願。
- 推行師徒導師制度,指派資深員工指導新進同仁以提升留任率。
- 辦理數位轉型訓練,培育同仁數位轉型意識和鼓勵應用以提升效率與降低成本。
- 建置知識管理平臺,系統化傳承資深員工經驗,降低新人因經驗缺乏而致生產力下降。
- 舉辦文化共識營,透過活動交流促進公司主管及同仁進行跨世代的文化傳承。
- 每年定期辦理現場基礎機電及工安專業相關訓練課程,確保公司新進員工對於現場設備操作等技術都能掌握,並有效避免工安事故發生。
|
新興風險三 |
風險名稱 |
溫室氣體排放限制或排放成本上升 |
風險描述 |
因應氣候變遷,各國政府或國際機構實施更嚴格的排放標準或提高溫室氣體排放相關費用,例如碳關稅、碳稅、碳費、碳交易機制等,企業將投入更多的資源用於減碳,否則將會面臨高額的碳相關支出。
|
潛在衝擊 |
減碳壓力迫使既有規劃需調整,或需再投入更多資金,影響營運成本。
|
減緩措施 |
- 本公司於110年成立「中鋼節能減碳及碳中和推動小組」並設定短、中、長期減碳目標,規劃各階段減碳策略,制定碳中和路徑規劃圖。
- 短期減碳策略採取「增加再生能源使用」及「加大力度提升能源效率」,積極推動節能減碳行動方案,透過實質減少碳排放量,減少碳費費額。
- 我國碳費制度已於114年起徵,本公司將依碳費三項子法,規劃並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爭取優惠費率適用,降減應繳碳費費額,進一步減緩碳費徵收對本公司之衝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