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為用鋼需求最高之再生能源產業,中鋼除生產風場所需高品質鋼材外,亦投資興達海基、中能發電等公司推展業務,並出資成立臺灣風能訓練公司培育人才,利用核心能力扶植臺灣離岸風電產業鏈發展。透過與本土供應鏈廠商合作,結合國內外相關經驗及技術資源,達成國內風電專業人才育成、在地產業技術升級,實際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111年8月興達海基完成6座100%國產化之管架式水下基礎出貨。
112年6月興達海基承攬中能風場31座經業主驗收合格,並已於113年3月交運完畢。
中能發電公司(中能離岸風電計畫)31座風機已於日前全數完成安裝,風機設備將逐一進行調適與試車,並辦理相關竣工查驗,有望於近期整場併網發電。中能風場未來併聯商轉後預估每年可發電逾11億度,減碳潛力約55萬噸,不僅有助中鋼朝「智慧創新、綠能減碳、價值共創,成為永續成長的卓越企業」的願景邁進,更為台灣政府推動能源轉型及2050淨零排碳政策作出了實質貢獻。
(設置國內第一座工業區大型儲水槽之水面型太陽光電系統,展現綠色創能與資源循環的結合應用)
中鋼集團響應國家綠能政策,於105年10月成立中鋼光能公司,負責推動中鋼集團太陽能發電事業發展。中鋼光能公司初期規畫利用集團公司的廠房屋頂,設置總容量>80MW的太陽能發電裝置,藉以達成以綠電降低碳排之願景。
截至113年底,中鋼光能公司於中鋼集團公司(含中鋼、中龍、中鴻、中鋁、中機、中聯資、中碳等17家)設置太陽光電系統累計設置容量達100.6MW,累計發電量已達約6.5億度,未來每年約可提供1.1億度之綠電、5.4萬公噸CO2減碳量;於中鋼廠房屋頂建置之太陽光電裝置容量約61MW,為臺灣現今單一公司最大的屋頂型太陽光電案場。
中鋼光能公司配合再生能源政策之推動,未來除將穩建布局中鋼集團關聯產業鏈之屋頂型太陽光電案場,並將觸角延伸至中鋼集團各產業鏈相關之企業,建立具規模化之屋頂型太陽光電營運體系,亦伺機跨入地面型PV電站;目前已取得電業執照,並結合綠電搭配憑證申請,將適時切入綠電交易,促進綠能市場發展。
中鋼廠房屋頂的建置容量高達61MW,為臺灣現今單一公司最大的屋頂型太陽光電案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