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永續資訊揭露過渡期可能導致短期營運成本上升 |
|
V |
|
|
|
|
-
定期評估銀行及保險的政策規劃與投資方案;同時積極提升內部永續治理,並持續強化永續資訊揭露的透明度。
-
例如依據TNFD指引中的LEAP方法學,規劃並揭露自然相關風險與機會,確保企業能有效識別並管理對自然資源的依賴與影響,並回應DJSI與CDP等國際永續評級機構對生物多樣性議題的要求,以進一步提升整體永續表現。另外亦評估風電、綠色運輸與光電等綠色投資方案,協助中鋼綠色轉型。
|
6 |
缺少突破性技術及能源方向不明確,導致企業在技術和資金投入方面面臨轉型困難 |
|
|
|
|
V |
|
-
藉由國家計畫(如能專計畫)降低研發成本,及整合學界資源發展多元化無碳燃料應用與捕碳降成本技術,在未來能源供應及環境條件成熟時,能以低成本落實應用。
|
7 |
減碳壓力,增加低碳原物料需求,使原料與研發成本增加 |
V |
|
|
|
|
|
-
持續拓展替代料源因應提前針對新原料資源進行布局。
-
積極投入低碳新興技術,包含:
- 1. 逐步提高廢鋼添加比例,降低鐵水使用量,精進高廢鋼冶煉技術。
- 2. 產學合作計畫,包含:直接還原鐵、添加還原鐵、高爐噴氫取代煤、還原電爐應用、碳捕捉與應用
-
異業合作,鋼化聯產。
-
政府提供對應資源,進行企業整改能源來源與提升CCUS。
|
|
|
|
|
V |
|
-
精進煉鋼原料管理及突破技術瓶頸,開發「增用廢鋼」冶煉生產技術。
-
結合集團子公司中龍電爐冶煉製程,開發再生比RC60以上之產品。
-
精進煉鋼製程能力,如適化TD流場、選用合適鑄粉、控制鋼液過熱度及.增設鋼胚熱檢設備。
|
8 |
新技術投資增加營運成本 |
|
V |
|
|
|
|
-
原料改善、製程設備優化、管末處理等空污改善計畫,以確保符合法規。
|
11 |
綠色市場和能源方向不明確,導致企業在技術和資金投入受阻礙 |
|
|
|
V |
|
V |
-
透過商業策略、產品認證與市場推廣等多元手法,提升RC材料與減碳鋼材的適用性與市場接受度,包含推動試用與專案優惠。
-
強化國際認證(如ResponsibleSteel、EPD等)以提升品牌價值,並掌握歐盟法規與在地減碳趨勢,擴大下游應用與政府公共建設採用,進而拓展減碳鋼品市場需求。
|
12 |
銀行、保險導向綠色融資,增加營運及財務不確定性 |
|
V |
|
|
|
|
-
定期評估銀行及保險之政策規劃及投資方案,同時內部積極提升永續治理,並持續強化永續資訊揭露透明度。
-
評估投資風電、綠色運輸、光電,幫助中鋼綠色轉型。
|
15 |
環境污染或不實消息引發輿論,影響企業聲譽 |
|
|
|
|
|
V |
-
不定期發布新聞稿,宣導公司在營運、節能環保及社會參與等ESG各面向的努力與績效。若遇到不實傳播消息,適時提供正確訊息給媒體參考,維護公司聲譽。
|
16 |
環境相關法規加嚴使營運成本上升 |
V |
|
|
|
|
|
-
空污防制設備設置及減量技術研發。
-
連續監測及定期檢測煙囪排放。
-
執行秋冬降載減排。
-
於生產規劃前,評估製程可行性、副產物應用及廢棄物資源化,納入環境影響與風險鑑別。
-
依鋼鐵生命週期概念,開發資源化技術,循環利用製程廢棄物,並與水泥、科技、化工業合作,將廢棄物妥善資源化,降低處理風險與生產成本,達成循環經濟效益。
|